关于经济能否继续持续增长,经济学界争议很大。比如有官方背景的林毅夫先生就认为中国保持8以上增长20年内没什么问题,而许小年先生却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走到尽头,寒冬已不可避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实,只要你抓住经济增长的基本脉络,普通人一样可以看清经济增长的前景。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本质就是劳动效率的提高。
一个小型的经济体经济增长可能有更多的选择,而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经济体,其经济增长——特别是保持7以上的中高速增长,其途径大致有三个。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业升级、体制改革。
让我们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谓的经济增长的奇迹为案例,看看这三个途径所起的作用。
首先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当一个农民在地里刨食的时候,按照我国农民人均耕地2亩左右的现状,即使加上养殖什么的,他一年创造的产值只有仅仅几千元,好吧,现在这个农民进城打工了,他现在仅自己的收入一年就可以拿到几万甚至十万元(比如建筑工地),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的工资收入一定远远小于自己创造的实际价值,那么,这个农民进城后他所创造的价值就是十万甚至几十万元。当进城的农民数量足够大时,惊人的GDP就这样创造出来了。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城市化率非常低,大致在20%左右。目前是50%,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上千万农民转移到城市。30年时间,当我们把几亿农民转移成农民工的时候,他们创造的财富就塑造出一个中国奇迹的“神话”。
这种模式能够持续30年取决于两个前提:一,农村有足够的剩余劳动力;二,城市能为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对于第一点,目前的管理层真的感谢毛时代创造的独一无二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过去将8亿农民禁锢在有限得可怜的土地上忍受着统购统销与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双重剥夺。几十年来农民最大的愿望就进城去成为城里人。
对于第二点,管理层大致靠两项法宝:政府天量的投资以及加入世贸。可能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个国家比中国管理层更喜欢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说了。
有了这样的理论指导,ZF可以堂而皇之聚敛大量的财富去做基础设施投资,一方面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拉动经济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各级官员也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分配话语权一一真是公私两便。
其次是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不管是从劳动密集型升级到技术密集型,或者低技术产业升级到高技术产业一一必然带来劳动效率的提高。产业升级靠什么?政府扶持?贷款支持?或者自主创新?以上全是扯淡。能拉动产业升级唯一的途径是消费。有什么样的消费才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象任何一个工厂都只能是以销定产,而不是因为有政府扶持或者优惠贷款而拍脑袋决定产量。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产业结构也是因为老百姓消费升级而带动了产业升级。80年代,老百姓吃饱喝足后消费集中在什么领域?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等,那时的女孩子找对象要求的硬件条件是什么一一三转一响带喀嚓就顶天了,那三转: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响是收音机或者录音机,喀嚓是照相机一一这个条件基本相当于现在开名车住别墅了。
到了90年代,老百姓的消费开始变成大型家电:彩电、冰箱、洗衣机、VCD,因为消费的变化带动中国制造业集体产业从生产小家电向大型家电过渡,实现了第一次产业升级。
21世纪后,国民消费再次升级为房产+汽车,房产姑且不论,汽车消费带动汽车以及关联产业的兴起,实现了第二次产业升级。因为消费带动产业升级,而产业升级必然带来劳动效率的提高。
最后的体制改革。从80年代——90年代,我们的经济体制在不断变化。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变化的核心就是逐渐给予民营经济的地位,让国有企业逐步退出竞争领域,用民营企业来取代。民营企业替代国有企业带来什么结果?当然是劳动效率的提高。
好了,靠着这3个手段,中国经济实现了30年的高速增长。这种高速增长既不算什么奇迹,也不算什么中国模式的神话,更与什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毛关系都没有一一如果一定说有,就是过去这个体制把老百姓弄得太穷了,太苦了,一旦转型到正确的道路,在很低起点上实现高速增长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到了2012年后,情况发生了变化,3个途径好象都要走不下去了。
——(2013年)未完待续……
关于洋少
一位有心人而已。
平日诸事繁忙,也在为碎银几两操劳不止。
搭建这个平台,是为了让大家能听听不同的声音,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三观一致,想看更多文章,加微信:songyang-6
QQ:940604023
公众号:数据为煌
平台搭建不易,维护需要人力与资金,随缘赞赏,以示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