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沉思录26

文:奶包的大叔

6月28日,someone签署命令,公布了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当天通 过的《对外关系法》,并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

对此,国际市场认为,这项东方大国史上第一次推出的对外关系法,是在东方大国与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关系陷入困境之时,试图以法律的形式与欧美日澳加等主流经济 体进行公开对抗,尤其是对欧美“科技脱钩”的对抗。

同一天,RMB对美元的在岸汇率就接连跌破7.23和7.24关口、直逼7.25关口,16:30 收盘时报7.2455,较上一交易日跌354个基点。离岸RMB汇率更是直接跌破了 7.26 关口,日内跌幅超过350个基点。

到了 6月30日,RMB对美元的在岸、离岸汇率已分别跌至7.2699、7.2838,创下了 2022年11月7日以来的新低记录。对此,在当天召开的二季度货币会议上,央妈对汇率的最新表态已经上季度会议的“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瞬间变成了 “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

用《上海证券报》的话说就是,近半年来,地缘政治因素激发市场避险情绪,叠加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RMB汇率自“6.90”关口震荡下行,到5月17日跌破“7”关口,近期更是持续下挫。今年以来,在岸RMB对美元汇率累计贬值近5%、离岸RMB对美元汇率累计下跌约4.8%。

然鹅,汇率下跌最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上海证券报》却只字未提。

根据SWIFT发布的最新全球货币数据显示:2023年5月,全球Top5最活跃贷币依次为美元(占比42.6%)、欧元(31.7%)、英镑(6.47%)、日圆(3.11%)、RMB(2.54%)。其中,RMB在5月的使用量占比已创下了有纪录以来的第三高。

那么,为什么RMB汇率反而会大幅贬值呢?

对此,之前与东方大国签署了大规模货币互换协议的俄罗斯、阿根廷、巴西等国则笑而不语(详见《天启2024》)。

显然,对于一直都对离岸RMB供应规模严格控制的央妈来说,俄罗斯、阿根廷、巴西等国在国际市场上大肆抛售RMB换取美元和欧元的操作,已经成为了最危险的“不可控因素”。

原因很简单,因为俄罗斯、阿根廷并不是央妈在全球最大的RMB离岸交易市场:HK市场上的“子公司”(中银、工行、建行等国有商业银行),所以根本无法控制。

实际上,为了偿还其自身的美元/欧元债务,俄罗斯、阿根廷、巴西等国纷纷通过货币互换协议在离岸RMB市场(大规模)抛售来换取美元和欧元,从而导致离岸RMB市 场的流动性规模出现大幅猛增。

甚至,即使央妈命令国有大行在离岸和在岸市场多次抛售美元回收RMB流动性、并且要求主要国有银行将美元存款利率上限从之前的5.3%大幅降至4.3%,但却依然无法阻止汇率的进一步下跌。

这不仅意味着,货币互换协议已经变成了导致央妈几十年如一日强制控制离岸RMB 流动性限额政策失灵的“bug级杀手”;而且还意味着,一旦东方大国失去了全球最严外汇管制的“保护”,那么RMB的汇率将跌破十几亿人口能够想象的极限。

目前唯一的悬念,就是在外贸出口大幅萎缩的状态下,东方大国仅剩的几千亿美元净外储,究竟还能支撑多久。尤其是在东方大国和欧美发达经济体的“战略竞争”已然白热化的情况下。

6月29日,美国商务部长Gina Raimondo公布了《2023国家出口战略》报告。

该报告指出,目前美国出口最大的Top4市场依次为加拿大、墨西哥、CN、英国。2021年,美国对这Top 4国家的出口总共占美国出口总量的39%。该报告的战略重点是为了帮助美国企业克服贸易壁垒并在全球销售其商品和服务,尤其是为了 “更好的与东 方大国竞争”。

例如,美国进出口银行除了向美国出口企业提供传统的贷款、担保和保险之外,还被授权建立“CN与转型出口项目”,在AI、生物技术、ICT、量子计算、半导体、可再 生能源、能源效率和能源储存、高性能计算等10个出口领域帮助美国出口商与CN进行竞争,在贷款利率等方面与CN以及其他涵盖国家相比也更有“竞争性”。

除了《2023国家出口战略》报告之外,美国还在针对东方大国实行更加广泛、公平的 “对等”贸易。

6月28日,美国众议院CN问题特设委员会主席Mike Gallagher、监督与问责委员会主席James Comer联合致函美国邮政局长Louis DeJoy,要求提供Shein、Temu等电商从CN运往美国商品的有关“文件、信息、数据”,“CN公司利用关税豁免的最低限度规则,通过商业航运公司和美国邮政局直接向美国消费者发运商品,既没有支付任何关税和相关费用,也没有让其产品受到合法性监管。”

根据该特设委员会发布的最新评估报告显示,2016年,美国政府将享有免税待遇包裹的门槛从200美元提高到800美元,此后,此类包裹进口量从2016年的2.2亿包飙升至2021年的7.71亿包。其中来自CN的包裹最多,约占60%。这不仅已成为CN公司利用800美元的门槛漏洞直接向美国消费者销售产品的主要途径,而且还成了CN 企业规避美国法律的途径。

该报告还直白的指出,2022年,Shein和Temu这两家CN公司每天都有近60万个邮包进入美国。目前,在所有享有美国关税豁免的货物中,仅这两家CN公司的货物就占了30%以上。实际上,Temu和Shein在美国销售的几乎所有商品都因为利用了最低限度免税途径而不需缴纳任何关税。与之相比,国际著名服饰品牌GAP、H&M 在2022年缴纳的进口关税却分别高达7亿、2.05亿美元。

对此,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Jason Smith表示,对价格800美元以下的关税豁免相当于“随便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因此必须对800美元的门槛进行重新调整。

这不仅意味着,东方大国服装鞋帽类、礼品、家具类等商品出口将面临着关税成本的大幅提升;而且还意味着在越来越“对等”的国际贸易规则之下,东方大国的出口成 本优势将进一步消失殆尽。

显然,这对于刚刚宣布计划2023年赴美股IPO、并预计2025年营收将达585亿美元的Shein来说,几乎就是一个重新洗牌的信号。

2022年4月,SHEIN的估值一度高达1000亿美元(当时这个估值不仅已经超过了 H&M和ZARA市值的总和,而且还位列全球第三大独角兽,仅次于估值1400亿美元 的字节跳动、以及估值1003亿美元的SpaceX)。然而,仅仅8个月后(2023年1 月),SHEIN在新一轮融资中的估值就暴跌至640亿美元,估值缩水近四成。很明显,先知先觉的资本市场不仅早已知道了美国政府的信号、而且还进行了提前操作。

与美国的“战略竞争”相比,欧盟的操作反而显得更加强硬。

6月30日,欧盟27国领导人在欧盟理事会峰会上集体表示,反对任何单方面通过武力或胁迫改变台海现状的行为。实际上,欧盟峰会这次就CN政策达成的立场不仅比之前明显强硬了很多,而且还是欧盟史上第一次集体公开表态在TW问题上的基本立场。这也意味着,东方大国“隐形总李” LQ这次在德国和法国的访问期间、每到一处都对欧盟“去风险化”政策提出批评的操作,已经实现了完美的“反效应”。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东方大国官宣PMI显示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已经连续第 3个月萎缩。

6月30日,统计局发布了最新的PMI数据:6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已然处于荣枯线以下。尤其是衡量服务业和建筑业景气度的重要指标:非制造业PMI从5月的54.5降至6月的53.2,以及对东方大国至关重要的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务业贡服献了58%的GDP、提供了48%的就业机会)则从5月的53.8进一步下降至6月的52.8,双双降至全面放开防疫以来的最低水平,凸显了东方大国的服务业和建筑业均已陷入困境。

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是,包括中铁建山西分公司(局)在内的一大波东方大国Top级建 筑业央企和国企,都出现了区域分公司连续欠薪几个月的罕见画面。

同时,6月份制造业、非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指数分别降至48.2、46.8,均为连续第4个月处于下降状态,表明制造业企业和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在持续下降。

对此,领悟最深刻的还是东方大国的年轻人。

尤其是2020、2022届的应届毕业生。2020年,东方大国大部分省市和地区都封城长达半年,许多2020届毕业生虽然拿到了工作录取通知,但结局却不是毁约问题、而是连整个公司都直接消失了。到了2022年,大面积+大规模的封城和封控剧情又一次 在东方大国上演,从而导致一大波2022届毕业生直接被封控在家或学校、根本没办 法就业。

这也意味着,这些应届生的就业记录几乎绝大部份都是造假的water。

而对于那些还有班可上的“打工人”来说,不仅就业率早已是虚幻的代名词,甚至就连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山大也越来越魔幻。

以灵活就业人员规模高居全国第一(超过300万人)的魔都为例。

6月28日,魔都市人社局公布了最新社保缴费基数:2022年,上海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2183元/月,对应社保最低缴费基数上调为7310元/月。

这两个数字不仅双双被(人为)上调,而且还是大幅上调,与2020年相比的涨幅均 超过了30%。也就是说,口罩三年,上海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增长了30%。

如果考虑到2022年魔都市FC的时间超过了2个月,那么这个平均工资不降反升的画面就更加魔幻了。

那么,为什么魔都市人社局为什么要如此操作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按照规定,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是根据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60% 来计算;因此,魔都市人社局这个大幅上调的操作,也意味着魔都“打工人”缴纳的 社保也被(强制)大幅增加。

很明显,在魔都的社保都已经“江湖告急”到需要通过这种special color操作来续命的情况下,那么东方大国其他城市就更加不忍直视了。

更加明显的,这背后最关键的根本原因,正是已经积累了 20多年的银河系第一大泡沫。

甚至,东方大国现在已经形成了 “房子越卖越多”的尴尬画面。

根据《CN房地产报》的报道,6月初,全国13个重点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 圳、重庆、成都、南京、天津、武汉、西安、沈阳、杭州、合肥)二手住宅挂牌量为 199万套,相比今年年初(159万套)增长了 25%。

其中,上海以82%的增幅成为全国二手房挂牌规模增幅最大的城市,武汉以72% 挂牌量增幅位居第二;而重庆则以226234套的挂单量成为全国二手房挂牌规模最大的城市。

而这个“房子越卖越多”的尴尬画面也意味着,不论是东方大国管理层2022底出台的“三支箭”政策,还是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公积金调整政策,以及杭州、南京 等一大波二三线城市的放松限购政策,均已全部失效。

更加尴尬(致命)的是,现在就连地方政府的“左右手互倒”都已经玩不下去了。

6月26日,东方大国审计署发布了《关于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它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全国70个地区通过“自买自卖”国有资产、虚构土地交易等方式虚 增财政收入861.3亿元,其中67.5%发生在县级。41个地区还存在向亏损企业征收国 有资本收益、征收过头税或直接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审计发现,49个地区通过承诺兜底回购、国有企业垫资建设等方式,违规新增隐性债务415.16亿元。

显然,这才是河南省南阳市号召公务员集体买房、武汉市财政局史上首次破天荒的发布催收公告等一系列魔幻现实的根本原因。

原因很简单,因为“左右手互倒”不仅无法降低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反而会进一步 增加城投债的规模。

其中,最引发市场关注的是北方经济标杆城市:青岛。

用东方大国信托圈一位资深老司机的话说就是,最近圈内都在关注一件事情,那就是QD城投违约。作为北方第一个债务超过万亿的城市,如果连QD都爆雷,那么其他地 方(城投债)将会一连串爆雷,从而导致规模庞大的连锁效应。

比青岛更加体现“人有多大胆”的,则是遵义市。

在2022年底提出将银行贷款(强制)展期20年、利息降为3%~4.5%、前十年只付利息不还本的惊天操作之后,遵义道桥集团目前又提出了更加逆天的“二次重组”计 划:将银行贷款利息进一步下调至1%,付息周期从半年付改为年付。

See?在逃避经济规律惩罚这个专业领域,东方大国几乎耗尽了全人类所有的脑细胞。

根据WIND的数据显示,东方大国房地产行业2023年到期债务规模(境内债约1.99 万亿RMB、美元债到期规模约77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东方大国GDP排名第一的 上海市2022年GDP规模(44652.8亿元)的一半(57.1%)。

如果考虑到债息,那么东方大国2023年房地产债务违约爆雷画面将更加不忍直视。

尤其是美元债。根据WIND的数据显示,因部分违约主体丧失还款能力或已进入债务重组阶段,今年14月,房地产行业美元债已偿还规模仅62亿美元,仍有708亿美元待偿还,偿债高峰将集中在今年910月、2024年2~3月。

那么,对于东方大国房企、尤其是Top 100房企来说,究竟该如何面对这种史诗级的 债务违约爆雷呢?

从目前已经发生的事实来看,“摆烂式”赖账已经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6月27日,泛海控股再次发布了将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截至6月26日,泛海控股的股票收盘价已连续12个交易日低于每股1元(约合0.14美元)。根据《深 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若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1元,公司股票将被深交所终止上市交易。

目前,除了ST泛海、ST世茂等多家Top 100房企已经处于退市的边缘之外,还有ST 蓝光、ST嘉凯、ST泰禾、ST美置、ST中天、ST粤泰、ST宋都、ST海投、ST 阳光城等一大波(曾经的)千亿销量房企因股价连续触及1元临界值而在被迫退市的 边缘疯狂试探。同时,截至6月26日收盘,A股还有超过10家股价低于2元的“候 补退市”房企。

根据WIND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 H1, A股+港股房地产开发企业总市值总计减少了 12%,仅半年时间房地产市值就蒸发了4645亿元。金科股份、雅居乐集团、美的置业、碧桂园、格力地产、绿城、中南建设、首开股份在2022 H1的市值跌幅均超过30%。

其中,2022 H1市值蒸发最多的Top 2房企是:融创中国(市值从2022年末的200 多亿元暴跌至目前的仅70多亿元,跌幅高达68.3%)、ST世茂(市值从去年末的89 亿元直接腰斩至44亿元,在5月被实施风险警示后,其股价更是暴跌至1元警戒线附近)。

实际上,头部房企的债务违约爆雷早已愈演愈烈。

就在泛海控股发布退市风险公告的4天前,河南房地产“一哥”建业地产在HK股市发布该公司第一次债务违约公告:2023 Q2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销售持续疲弱,每月销售逐渐恶化;销售不及预期,本集团流动资金紧张状况正在加剧,境外兑付压力 持续增加。即使本集团竭尽全力,资金可能持续受压,现金无法满足履行当前和之后义务所需。因此,本公司未能在2023年6月23日宽限期结束之前支付2024年到期 之7.75%优先票据的利息。

同一天,四川房地产“地头蛇”领地控股也发布了第二次债务违约公告:公司此前已展期一年的1.1943亿美元票据再次违约。而在这背后,则是领地控股2022年已经相当于该公司全年合同销售金额(137.22亿元、同比下降40.4%)37%的净亏损(50.98 亿元),同比扩大了900.6%。

与泛海、领地这两位债务违约界的“萌新”相比,恒大、金科、合景泰富、禹洲集团等资深老赖房企也先后发布了有关债务违约的“摆烂式”公告。根据WIND的统计数 据显示,截至6月9日,国内房企违约债券数量为188只,违约债券余额为2123.76 亿元,其中有119只违约类型属于展期,占违约债券余额的76.86%。

其中,“摆烂”最彻底的还是恒大。

根据恒大在港交所的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5月末,恒大地产涉及未能清偿的到期 债务累计约人民币2776.88亿元、恒大地产逾期商票累计约2454.18亿元。截至2023 年5月末,恒大地产标的金额3000万元以上未决诉讼案件数量共计1601件,标的金额总额累计约3829.4亿元。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房企都已经不可能偿还债务,早已提前“锁定”了破产倒闭或重组的最终结局。

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当绝大部分的头部房企(主要是民营房企)都破产倒闭之后,银河系第一大泡沫究竟由谁来支撑?

显然,这个问题已经属于“上帝之鞭”中的“最后的审判”环节。

本杰明•贡斯当说,一个每天都要面对新风险的赌徒,总有一天会碰上一次灭顶之灾,这完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楼下保安则说,只要一个人缩着脖子说,也许我能滑过去;只要一个人躲来躲去,想从他们指缝中溜过去,而不是一举击中他们的心脏,那么就一直是他们的奴才,不配拥有更好的待遇。


关于洋少

一位有心人而已。

平日诸事繁忙,也在为碎银几两操劳不止。

搭建这个平台,是为了让大家能听听不同的声音,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三观一致,想看更多文章,加微信:songyang-6

QQ:940604023

平台搭建不易,维护需要人力与资金,随缘赞赏,以示鼓励!

赞赏码.jpg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