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的力量

体制的力量

在中国,无论是谁也绕不开体制的力量,想离开体制谈改革那是扯谈。

社会是由人、组织和资源构成的社会力量,历史就是由合力推动的,谁的力量大就会按照那个方向前进。体制有上千万公务员,加上参公单位、事业单位估计有7-8千万,如果把垄断国企4千万左右算上超过1亿,再加上依靠体制生存的红顶商人、家属和受影响的外围人群算上,估计直接利益相关方达到2亿以上。中国稳定的城市人口估计在4到5亿左右,剩下的是农村的农民工。

农村的农民工在乡下有地,像候鸟一样来回迁徙。这个阶层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收入低下,文化和知识水平有限,而且没有任何组织,就像一个个土豆一样形不成合力。虽然一些鼓吹暴力的毛左在忽悠这个阶层,但是他们整体而言没有什么统一的诉求和想 法,只是一个被领导、被利用的阶层而已。

关键还是在4-5亿城市居民,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而前面分析,体制内相关人员占据了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这些人绝大多数是中产阶级,他们才是这个社会的主流和中间力量。这就是为何右派和右翼在中国一直不是主流的原因。右派和右翼在一个国家的主要支持者通常为中产、小业主、自耕农、小地主、白领,但是在中国的中产绝大部分是跟体制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他们对右翼的想法不太感冒。可能只有一些外企白领和私企中的小业主支持他们。所以,在当下,体制外的右翼没有力量领导中国的未来,并不是一股值得依靠的力量。哪怕是转型变天,他们在选举中也不可能赢,就像在伊朗和埃及转型中发生过的事情一样,左翼忽悠数亿农民工能够轻易地打败任何城市小资中产者代表的政党。

那么,体制外左翼有前景吗?同样没有。

体制外的左翼例如毛左之流,靠的是打土豪、斗地主之类的忽悠来迎合底层的需求,这种路线在经济上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是一种饮鸠止渴式的发展方式;无论是中国前三十年经济、苏联的计划经济、委瑞内拉、津巴布韦等极左上台都证明了这一点,斗垮了富人和地主并不能带来共同富裕,只是共同贫穷而已。同时,极左的主张在政治上也是通不过的。民主虽然是一种少数服从多数的制度,但是同时也是一种宽容和妥协,对少数人的生命和财产权利进行保护。否则,你人多就投票瓜分人家的财富、要人家的命,无论是谁也不会束手就擒的,兔子急了还咬人呢,那样只能是全面内战,大家都输。像埃及穆尔西依靠底层贫民上台后,要对前政权体制内进行全面清算,最终招致了反弹,被军方接管了政权,维护了秩序。

所以,极左的路线是受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城市数亿居民和体制内人员的反对,注定也是不可能成功的,是一条失败的道路。

真正的左和右其实都是一个国家需要的,左派讲社会福利,右派讲竞争讲社会效率,只要不极端,二者其实都有可取之处。

不过总的说来,还是要以右为主,福利要有,基本的保障要有,但是不可过头,不可以养懒汉。邓总说得好:分配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福利总是从劳动生产率中来的,你没有效率,饼不做大,拿什么来分配?还有些人总鼓吹免费,其实免费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带来道德风险,所以社会福利只能给予基本的保障,而且个人也得负担一部分。至于这个公平我以为,更多的是公平的机会。底层的人只要有公平的机会,很多人是有出头之日的,并不需要施舍式的照顾。

在80年代,农村的学生很有朝气和希望,只要能够考上大学,他们就有光明的前景。

中国古代社会一个王朝能够稳定上百年数百年,科举制度带来的阶层流动功不可没,给予了底层希望。而现在尽管条件比80年代好得多,但是我觉得许多农二代暮气沉沉,看不到任何希望。因为他们没有上升的空间,阶层已经被固化了,好的工作岗位都被体制内瓜分完毕,房价更造成了阶层固化,你一个农村的孩子哪怕是考上北大清华,一辈子努力也抵不过北京土著的几套房子。

早向有一个帖子,一个北京的土著有几套房子,一个二本出身的普通女子居然还对清华的硕士生挑三拣四。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不说封建社会进士榜下捉女婿,即使是在80-90年代也从来不可能有这种事情发生。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风气和趋势,阶层固化,努力赶不上父母、比不上房子,整个社会还会有谁去努力奋斗呢?积累的社会矛盾会越来越大。

更多文章,加微信:songyang-6 获取。

平台搭建不易,维护需要人力与资金,随缘赞赏,以示鼓励!

赞赏码.jpg

推荐文章